[ 行业动态 ] 宜家:科技带动未来家居新变革
发布日期:2015-03-17 01:29:14
     最近,fastcompany 网站采访了宜家家居设计总监 Magnus Engman。他对未来家居做了一些预测。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对于家居的观念也在变化。可曾想象过未来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最近,fastcompany 网站采访了宜家家居设计总监 Magnus Engman。他对未来家居做了一些预测。 流动性的空间 通常来说,我们都会把家分为几个固定区域,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会居住在狭小的空间里,使得不同区域的分界开始变得模糊。为此,家具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Engman 说,沙发曾是卧室里最重要的家具,而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在小型公寓里,人们在沙发上吃饭,或者把它用做床。“我们已经看到,更多的人开始购买沙发床,而不是沙发,” Engman 说。他认为,在许多人的家里,桌子将成为最重要的家具:一个可以工作、吃饭、玩耍和社交的多功能家具。 多功能的家具 当人们居住空间减小后,他们使用的家具会变少,而剩下来的家具会承担更多功能。“很可能,凳子会成为你家里最重要的家具之一,因为它能完成许多的事情,” 他说,“你可以把它用作床头柜、座位、茶几或者梯子,而且,你可以很容易地将其设计为可嵌套的 。不用的时候,许多凳子可以叠在一起。” 存储的变革 家曾是存放各种东西的地方。如今这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存储的东西更少了,” Engman 说。人们不再拥有那么多的存储空间,而且,音乐、电影、书籍等都存在了云端。不过,人们总是想要展示自己的物品。未来,存储方式会发生变化,比如开放架子或者玻璃橱柜,兼具功能性和展示性。 更智能的家具 最近,Ikea 展示了一种可以给设备充电的新型灯具。在 Ikea 看来,家具会变得更加智能化,但是,它并不想成为设备制造商。“我们的任务不是销售电子产品,而是搞懂如何使家庭生活更加智能和方便。”Engman 说。在未来,人们或许会发现,通过下载一个软件更新,他们的家具将会增加新功能。 触摸感 “人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触摸屏幕上,” Engman 说。他认为,这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未来的家是满足触摸感的,充满古怪的布料和定制的材料,与我们整天接触的手机平板形成对比。   本文来源:爱范儿               
点击量:251
[ 行业动态 ] 苹果把手表当产品 纳德拉认为可穿戴意义在数据
发布日期:2015-03-17 01:27:30
  网易科技讯 3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周一就穿戴式设备的市场价值发表了个人看法。其表示,此类设备将会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因此最有意义的部分在于通过设备上的传感器所采集并保存于云端上的数据。 “我也配戴微软Band智能手环。Band有趣的部分在于它就像是一个放在手上的传感器集合,这些传感器具备追踪、GPS以及紫外线感应等功能。而所有的这些功能仅通过一个能耗极低的设备完成,并且数据还会同步至云端。”纳德拉表示,“(穿戴)设备将会是不断更新的(come and go),因而最有意义的部分在于其收集的数据。” 微软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认识显然与苹果存在不同——后者尽管也有云(iCloud),且也提供对同步至云端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工具(HealthKit和ResearchKit),但公司更将Apple Watch看作为一款产品——一款不能简简单单“不断更新”的设备。 在微软看来,Band的存在是为了展示微软Health健康数据平台的能力。而对于苹果,一套至上而下的完整体验才是公司追求的目标——因此任何硬件设备都不会在苹果以一个“二等公民”的身份出现。 周一是微软2015年度商业服务通讯交流会议的开幕日。除了发表上述讲话外,纳德拉同天还发布了Office 2016 for Windows and Skype商业技术预览版,以及公布了微软有关“物联网”未来的宏伟计划。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点击量:279
[ 行业动态 ] 碎片化成智能家居发展最大阻碍 业内吁统一标准
发布日期:2015-03-17 10:15:11
  近期,IT行业和家电行业的大展会颇多,CES(美国消费电子展)之后有MWC(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之后是上海的家电博览会(AWE)。而无一例外的是,在这些展会上智能家居都高调出现。就连最不会讲故事的家电行业,也在此次AWE上大炒智能家居的概念。 虽然起源于美国的智能家居已有30年的历史,但这个“烂摊子”在去年才被渐渐开始被更多人重新关注,眼下似乎已经是一个风口上的概念。 在AWE上,诸多家电厂商除了展出了一些智能空调、智能冰箱等终端产品,而例如西门子家电等厂商则是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 CES和MWC上,更多的是上游芯片厂商和手机厂商推出的一些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比如三星在CES上推出了智能家居开放平台SmartThings,三星联合CEO兼总裁尹富根承诺,三星通过SmartThings建立的所有产品都是开放的,能与其他产品兼容,到2017年三星所产90%产品将可以实现联网,从智能手机到冰箱等。Marvell推出了端到端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解决方案,并开放其KinomaJS程序架构,目前包括谷歌、三星、小米在内的制造商已经成为其一级合作伙伴;此外也有许多企业展出了智能家居控制解决方案,可以支持智能家居电子设备,包括智能调温器、灯光系统、空调设备以及智能门锁等等。 虽然花样繁多,但是事实上,目前在智能家居的应用上,很难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业内人士认为,在控制方面或许还有路可循,但是在打通数据方面,还没有看见有真正的成效。即便是各家的智能家居平台都表示自己是开放的,愿意接入不同的品牌,但一是没有实际利益的驱动让其他厂商接入;二是市场还未成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哪家厂商愿意接入其他厂商的平台,甚至是让某个品牌的产品跟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通信和数据互通,这着实不容易。 不仅如此,智能家居的产业链,从上游开始就有不同的标准,群雄逐鹿,即便名义上加入了某个联盟或者达成某种合作,互不相通。特别是巨头,各家都在跑马圈地,意图能够一统江湖。 比如目前流行的无线通信标准就有ZigBee、Z-Wave、WiFi和蓝牙等几种。事实上,Wi-Fi和蓝牙不是为智能家居的设备所设计的,在应用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局限性;相对成熟稳定的有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技术,虽然许多厂商都名义上属于Zigbee联盟,仍然是各自为战的状态。 因此,虽然在每个厂商的展馆里头,我们都可以看到智能家居的应用非常智能,操作也十分顺畅,一副乌托邦的景象,但其实从目前来看,真正实现这么智能化的智能家居,显然还存在不少距离。 而在如此碎片化情形下的智能家居,打着“智能”旗号的家电产品,相对于普通的产品价格一般而言都颇高,却无法给用户体验上有实质的改变,缺乏一定的性价比。 此次两会,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就建议在国家标准委的主导下,由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牵头,按照急用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智能家居行业标准,以促进智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可见一些主流厂商都对此有需求,才能够更大范围地打开智能家居这个市场。 或许智能硬件统一标准,还需要等到这个行业逐渐成熟,才或许会有成效,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智能家居带来的改变。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点击量:269
[ 行业动态 ] 虚拟现实设备今年要站上风口该如何做?
发布日期:2015-03-17 10:11:03
  在各类穿戴设备中,看起来“最不靠谱”、最有科幻感的可能要算虚拟现实产品VR(VirtualReality)。最近在旧金山举行的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国内外VR头盔、眼镜厂商出尽了风头。 戴上这些设备可以让游戏和电影呈现出身临其境般的3D效果。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无论从产品体验还是内容生态上,VR穿戴设备还远没有进入消费级市场,戴时间长了头晕、画面颗粒感、沉浸度不够、内容匮乏等形成掣肘,目前国内从事该领域的不过七八家团队。 但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硬件体验的改进、内容开发者的入驻、科技巨头和资本的逐步关注,该行业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迎来“风口”。 产品体验难令人满意 一台远比护目镜大得多的头盔设备很不优雅地套在头上,头盔上至少一根长线连着PC,用户行动受到限制,这种类似身体检查般的感觉让VR穿戴设备体验“感觉怪怪的”。 “预计今年年底虚拟现实穿戴设备会迎来一次小爆发,风口就要来了。”国内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品牌Virglass的CEO陈朝阳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随着产品本身体验的改善(针对长时间佩戴头晕、画面颗粒感、沉浸度低等),行业有望迎来百万级出货量的阶段。 这家公司两个月前上市的第一款产品是一套入门级虚拟现实眼镜,售价429元,将手机装入眼镜中,以手机屏为片源,再经过光学成像技术营造出3D效果。但这实际上算不上真正的虚拟现实穿戴设备,因为只有视场角,也就是显示系统中,显示器边缘与观察点(眼睛)连线的夹角达到96度时,才能让双眼误认为是沉浸在完整的3D场景中,而该产品只有68度。 相比之下,国外虚拟现实穿戴设备的行业鼻祖Oculus能达到100度以上的视场角,属于完全沉浸式虚拟现实头盔。目前在国内的跟随者中,除了3Glasses推出一款以连接PC获取片源的虚拟现实头盔(售价1999元),很难再找出同级别产品,Virglass的同类产品有望在今年5月份量产。 陈朝阳预测说,大概到2017年,随着虚拟现实内容生态的完善,靠内容去吸引用户,且产品本身能缩小到护目镜大小时,虚拟现实穿戴设备才会真正进入消费级市场,达到行业千万级别出货量。 预计再过两年时间,到2019年左右,随着带宽的进一步扩增,以及5G、6G的出现,技术上有望进入分布式虚拟现实阶段,让设备都共享在网络上。比如,用户可以走进一家虚拟电影院,用遥控器选座后观看360度立体影像,还可以邀请其他人一起在这个虚拟电影院中观影,并进行聊天交互。 也就是说,与PC上构建的弹幕、游戏等二维虚拟空间相比,虚拟现实借助网络营造的是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 内容生态是关键 由于尚处在整个行业的起步阶段,VR穿戴设备商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记者采访的几家相关厂商均表示,卖硬件赚钱仍然是维持公司现金流的最主要方式。但事实上,在各家的硬件出货量普遍维持在四五位数的状态下,单纯依靠卖硬件无法长久支撑其商业模式。 陈朝阳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Virglass目前正在和一些游戏厂商、虚拟现实工作室,以及优质IP资源方合作,比如和盛大游戏合作,对已有游戏做适合VR穿戴设备运行的3D适配。此外,预计在今年6月份前后,将开放自己的SDK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入驻。 “未来还可能对游戏收费,或者游戏免费、道具收费,然后与开发者分成,大头给对方。”他说。这种搭建内容生态的路径和苹果公司聚拢第三方开发者的思路相似。对于VR设备商,只有先把产品做到极致,才能在竞争中拿到内容的首发权。 在内容生态的构建上,国外一些VR厂商走得更远,像Oculus已经自己制作出4部微电影。此外,另一家硬件品牌HTCVive在2015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已获得了电影制作人的青睐。 抱大腿抢入口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虚拟现实领域业内人士了解到,目前在国内从事这一行的不过七八家创业团队,平均年龄段在75后到80后之间,整个行业还没有做起来,各家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 对于VR行业,科技媒体的关注程度显然比资本更起劲,相比于当下炙手可热的O2O行业等,投资人对虚拟现实穿戴设备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观望阶段。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VR设备将成为巨头抢占虚拟现实世界的入口,所以才有Facebook对Oculus的20亿美元的收购。而谷歌将开发VR版本的安卓系统,牵头这个项目的高管正是此前谷歌虚拟现实眼镜Cardboard的负责人,这个像方盒子一样的穿戴设备是谷歌的一款廉价3D成像产品,以用户手机作为屏幕。 或许不久后就会看到国内VR创业团队抱上科技巨头的大腿。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量:323
[ 行业动态 ] X-Light蓝牙智能灯泡
发布日期:2015-03-13 04:24:51
  X-Light 蓝牙智能灯泡是由深圳市微智电子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智能家居单品,定位于满足普通家庭、学生宿舍、酒水吧咖啡厅KTV等休闲娱乐场所照明需求,主打氛围营造、互动娱乐、社交和幼儿教育。X-Light 内置18 颗白光灯珠,3 颗RGB 彩色灯珠,能够通过RGB组合呈现出1600 万种真彩色,并可在3000-6500K 的范围内任意调节色温。创意地将灯光与“游戏”融合,X-Light 让照明变得有趣和好玩,除了可教小孩子辨识颜色以外,X-Light 还内置多款小游戏,用户能够测量自己的心跳指数、用灯泡”看”音乐、让灯泡起舞等。X-Light 灯泡支持蓝牙4.0 BLE,Android 和IOS 手机直接控制,用户只要购买一个灯泡安装在灯座上,下载相应的APP 无需配置即可使用。 X-Light 蓝牙智能灯泡主要有三大创意的功能板块,分别是色彩、交互和情景,不仅能够很好的满足正常的照明需求,还能够结合灯光完成很多互动的游戏。 色彩板块 色彩板块可以让用户方便的设置X-Light 的颜色、亮度,调节白光色温、亮度。跟一般的智能灯泡不同的是,X-Light 采用了比较创意的取色方式,如下图所示,屏幕上漂浮很多彩色气泡,用户手指点击任意颜色气泡后,气泡会破裂,X-Light 会变成相应的颜色。用户可以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愉快的完成X-Light 的颜色设置!   交互板块 交互板块是X-Light 智能灯泡最有特色、最好玩的功能集合,不仅可以结合灯光效果来玩互动游戏,还能够教小朋友认颜色,测量自己的心跳频率、展示自己的舞蹈动作,还能摇一摇变色、结识新朋友!   情景板块 微智X-Light 团队认为,作为家居生活中使用最频繁、最重要的灯具,不应该仅仅是用来照明,更多的是用来担任氛围营造、娱乐互动、消息提醒等作用。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点击量:306
[ 行业动态 ] Swatch传统表将添NFC 帮赴美旅游华人用手表支付
发布日期:2015-03-13 04:21:42
         网易科技讯 3月13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全球最大手表生产商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周四表示,将会向旗下手表产品加入低价的可编程芯片,以帮助如从中国旅游至美国的客户通过手表完成电子支付。 斯沃琪集团将会在两个月内提供支持NFC(近场通信技术)的传统手表产品——斯沃琪集团首席执行官尼克·海耶克(Nick Hayek)上月在财报会议上表示。 斯沃琪为传统手表提供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将被认为是该集团对苹果等科技公司变相进入钟表行业的回应。 斯沃琪并不计划与苹果等科技企业进行正面交锋。集团的策略是将独立的科技技术植入到旗下不同型号的手表产品中。 “在为手表植入智能新特性上,我们是全球的冠军厂商。”海耶克指出,“我们不想去生产一款可以戴在手腕上的迷你移动电话设备。这是其他公司做的。” 截稿时,斯沃琪股价上涨了2.7%,报每股432.1瑞士法郎。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点击量:295
[ 行业动态 ] uSens推印象湃VR眼镜:支持手势交互和位移检测
发布日期:2015-03-13 04:20:45
  网易科技讯 3月12日消息,昨日晚间,硅谷创业团队uSens(凌感科技)在网上面向中国发布了旗下第三款产品Impression.Pi(印象湃)VR手机眼镜。uSens还先后研发过两款产品分别是凌指外设(Fingo)和FVT指感一体机。 uSens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在美国留学及工作多年的中国高科技工作者,他们有多年在谷歌、苹果、英特尔等公司从事人机交互,电子产品设计,软硬件设计的经验。而本次的新品印象湃是一款融合了3D手势操作功能的VR+AR头戴设备。实际上,印象湃虚拟现实眼镜已经在去年的MMDC和今年的GDC上进行了展出,此次公开发布,印象湃将正式登陆众筹网站kickstarter,进入实质的量产阶段。 关于产品的特性,凌感科技CEO安莉称,目前VR领域的三个技术难点:三维手势交互,自内向外的位移检测和AR+VR(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叠加),在印象湃之前世界上尚没有任何产品可以同时解决上述这三个问题。之所以说印象湃是一款最具革命性的VR头盔,就是因为其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将VR和AR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而且uSens把所有特性都做到了手机上。从这点来看,已经完全超越市面上所有的VR产品。 从另一个角度看,印象湃不仅仅是一个VR头盔,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可携带手机壳,而且可以大大增强手机视觉效果和交互体验的能力。 印象湃用嵌入在眼镜前面的camera sensor module来做平移检测,camera sensor module 同时提供AR和VR的叠加。将虚拟和真实的完美结合,支持安卓和苹果的平台,支持多款中高端手机,而且做到了可以放入书包中移动携带。uSens称,我们将开放计算机视觉的PCB板,也开放SDK,支持现有的VR app和VR SDK,还有一个底层SDK,允许获得底层数据和对板载内置CPU/GPU的编程。同时,硬件爱好者可以自己来做眼镜,也可以用来做机器人的眼睛,或者加载在无人机上。 uSens本次发布会还邀请了游戏、教育、旅游、家电等行业的合作伙伴进行了发言,阐述其对VR在本领域应用的前景和看法。荣耀战略总监也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同时发表了对VR产品的看法:“我一直认为输入是推动终端消费电子变革的源动力。印象湃将手势输入融合到VR场景中来,是解决了VR操作中的核心问题,正如在手机上的touch一样,这样VR才能有方便直观交互,而不仅仅是沉浸观看。另一方面,可以想像前置的摄像头不仅识别手势,未来也能够识别物体,让人除了在虚拟头盔内的空间外,对周边世界也能够感知,辨识,如同将窗户打开,可以做到reality的真正融合。”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点击量:290
[ 行业动态 ] NASA与智能眼镜公司合作 欲将虚拟现实用于太空
发布日期:2015-03-13 04:19:41
  网易科技讯 3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周三宣布与智能眼镜研发公司Osterhout Design Group(后简称ODG)展开合作,以就未来如何在航天任务中使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探索。 ODG过去六年里一直致力于为政府、企业以及消费市场打造全新一代的智能眼镜设备。公司已斥资6000万美元,旨在将大量被用于军方项目的高尖技术移植到一款重量仅为5盎司的消费级眼镜产品上。ODG希望能让未来的智能眼镜做到完全等效于平板电脑的功能及体验。 ODG智能眼镜从外观看像是一款质量偏重的太阳眼镜。该设备内置定位传感器,可记录佩戴者的身处地点、观测方向和行动方式等数据,因此能在AR和VR领域提供精准的体验。 NASA与ODG的合作预计将着重于辅助现实(Assisted Reality)软件技术方面,其内容包括:视线检查、远程临场指导、实时器械或设备标记等。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将会使得宇航员在长时间的太空任务中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加精确。 ODG成立于1999年,最初公司只是一个科技产品孵化器,但目前已将全部的资源投入到为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研发可穿戴的安全和急救设备上。ODG目前拥有员工约80人。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点击量: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