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遥感中心:技术研发各自为战 产业链不完整
昨天,科技部网站消息称,近期,国家遥感中心廖小罕主任带领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应用专家工作组的部分专家,分别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天津全华时代、深圳大疆创新、深圳一电、桂林鑫鹰、桂林飞宇电子等无人机遥感企业,对我国无人机遥感研发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内许多无人机研发单位已将无人机遥感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配合针对无人机遥感的需求研发相应机型;地方政府也将无人机遥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如天津市、桂林市及深圳市都给予了积极支持;深圳市的无人机产业发展突出市场化、国际化,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大疆创新,短短几年,年营业额已从数百万元跃升到30亿元,已成为国际著名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生产企业。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无人机遥感产业还没有全国性统筹规划,技术研发各自为战,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有效的监管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因此,轻小型无人机遥感发展急需加大关键技术突破,强化管理机制创新。
目前,A股中涉及到无人机的公司有山东矿机、雷柏科技、山河智能等。(京华时报消息 记者郝少颖)
监管缺失 存在安全隐患
日前,有记者在深圳生产企业采访时,曾问及无人机管理标准,飞行是否需要报批,对方称目前尚没有相关管理规定。
记者采访深圳机场,机场方面答复无人机飞行高度不够,不用申请空域;采访深圳机场空管,空管回应说无人机起飞不用报备,对于无人机也没有相应的条例。然而机场属于净空区,任何飞行器进入机场空域必须报批及申请空域。深圳公安局一位警官表示,对无人机没有相应的管理条例。
记者采访深圳无人机企业了解到,实际上无人机用途多样,可以悬挂摄像机,也可以悬挂戒指之类;既可以拍摄自己运动场景,也可以拍摄他人隐私;无人机还可能进入机场军营等敏感区域。换言之,无人机可以被利用成为武器及侦测设备。
“万一无人机撞上飞鸟掉下来,砸中了人怎么办?”
“小区有人喜欢操控无人机,有时就在窗边掠过,感觉在家都要时时刻刻防范被人拍摄,太没安全感了。”有市民提出了这样的担心。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